为什么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后尿失禁

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后尿失禁可能与手术损伤尿道括约肌、神经功能暂时性障碍、膀胱颈挛缩、术后炎症反应或盆底肌群协调性下降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型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药物干预、尿道悬吊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等方式改善。
手术过程中可能直接损伤控制排尿的外括约肌或内括约肌结构,导致闭合压力下降。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的压力性尿失禁。早期可通过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严重者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或男性吊带手术。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米多君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调节膀胱功能的药物。
术中分离前列腺尖部时可能影响支配尿道括约肌的盆神经丛,造成暂时性神经失用。此类尿失禁多伴随膀胱感觉过敏,出现尿急、尿频症状。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如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能缓解膀胱过度活动。
术后膀胱颈纤维化狭窄可能导致排尿阻力增加与尿潴留,继而引发充盈性尿失禁。尿道扩张术或膀胱颈切开术可解除梗阻,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改善下尿路症状。需定期监测残余尿量预防尿路感染。
术后创面水肿或尿路感染可能刺激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急性期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配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功能。保持会阴清洁及适量饮水有助于减少炎症复发。
长期代偿性排尿模式改变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收缩不协调。定制化凯格尔训练结合膀胱训练可重建排尿节律,物理治疗如磁刺激或针灸也有一定效果。避免负重劳动及便秘可减轻腹压对盆底的影响。
术后3-6个月是尿控功能恢复的关键期,建议患者记录排尿日记评估改善情况。每日坚持提肛运动至少150次,分3组完成;控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以减少膀胱刺激;体重指数超过24者需减重降低腹压。若术后1年仍存在中重度尿失禁,需泌尿外科评估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及超声检查有助于动态监测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