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并发症有哪些

梗阻性黄疸可能引发胆管炎、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损伤、败血症等并发症。梗阻性黄疸通常由胆管结石、肿瘤压迫、胆管狭窄等因素导致,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陶土样便等症状。
胆管炎是梗阻性黄疸常见并发症,可能与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黄疸加重。治疗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除梗阻。
长期胆汁淤积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引发肝功能衰竭,可能与胆红素毒性作用有关,表现为意识障碍、腹水、出血倾向。治疗需采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保肝药物,严重时需考虑人工肝支持系统。
胆汁排泄受阻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表现为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治疗需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异常。
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肾小管损伤,引发肝肾综合征,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治疗需使用注射用托拉塞米利尿,同时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胆道感染扩散可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败血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治疗需联合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
梗阻性黄疸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胆汁淤积。每日监测体温、尿量及皮肤黄染变化,出现腹痛加剧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