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泻病人的饮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9次浏览

关键词: #上吐下泻 #保健

上吐下泻病人的饮食保健方法主要有少量多次饮水、选择低纤维食物、补充电解质、避免高脂高糖饮食、食用易消化蛋白质等。上吐下泻可能与胃肠炎食物中毒、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症状调整饮食。

1、少量多次饮水

每小时饮用50-100毫升温水或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兑水补充钠钾离子,脱水严重时需就医静脉补液。禁止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2、低纤维食物

急性期选择白粥、米汤、软面条等低渣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苹果泥、香蕉等低纤维果蔬。西蓝花、豆类等粗纤维食物需暂避,待排便成形后再尝试。

3、电解质补充

口服补液盐散或饮用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钠、钾、氯离子。自制补液可混合500毫升温水、1.5克盐和20克糖,少量多次服用。严重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生化指标。

4、避免高脂高糖

暂禁油炸食品、奶油制品及含乳糖的牛奶,减少肠道渗透压负荷。症状缓解后可尝试低脂酸奶,但需观察耐受情况。含糖饮料可能加重腹泻,建议稀释后饮用。

5、易消化蛋白质

选用蒸蛋羹、嫩豆腐、去皮鸡肉等优质蛋白,每日分5-6次少量摄入。避免牛肉、猪肉等难消化肉类,鱼类需去刺并彻底煮熟。蛋白摄入不足时可考虑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饮食温度适宜,餐具煮沸消毒,逐步增加膳食纤维至正常水平。注意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避免生冷刺激食物直至胃肠功能完全恢复。老年患者及婴幼儿需特别注意预防脱水导致的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