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检查能查出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可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磁共振成像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确诊。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异常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症状。
阴道超声检查是筛查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信号。正常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一般不超过4毫米,若超过该数值需警惕病变可能。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可重复进行,但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可能存在微小病灶漏诊的情况。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子宫内膜病变,在可疑部位进行定点活检,诊断准确率超过90%。该检查能发现早期微小病灶,明确病变范围,但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检查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急性生殖道炎症期禁止操作。
分段诊刮术通过刮取宫颈管及宫腔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操作需在麻醉下进行,可获取足够组织标本,但存在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风险。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应优先考虑该检查,病理结果可明确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和宫颈受累情况具有优势,准确率可达80%以上。多用于术前分期,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但检查时间长、费用较高。对于疑似晚期病例,该检查可帮助制定手术方案,但不适合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肿瘤标志物检测中CA125和HE4对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特异性较低。CA125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疾病进展或转移,HE4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率较高。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率,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需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建议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确诊后需完善胸部CT、骨扫描等检查明确分期。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体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长期单一雌激素刺激。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