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知道子宫下垂

子宫下垂可通过观察症状、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子宫下垂通常表现为会阴部坠胀感、排尿异常、触摸到突出物等症状,可能与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子宫下垂早期可能出现会阴部坠胀感或异物感,久站后加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或压力性尿失禁。重度下垂时,患者可能自行触摸到宫颈或宫体从阴道口脱出,伴有腰骶部酸痛。日常需避免提重物、长期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可尝试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
医生通过双合诊检查可评估子宫位置,使用阴道窥器观察宫颈下降程度。检查时会要求患者屏气增加腹压,模拟站立状态下的脱垂情况。根据宫颈与处女膜缘的距离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度。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月经期不宜进行该项检查。
盆腔超声可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动态核磁共振能清晰显示盆底器官位置变化。排粪造影适用于合并直肠膨出的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膀胱功能障碍。这些检查能客观量化脱垂程度,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采用会阴肌力测定仪或手指触诊评估肌肉收缩强度,分为0-5级。测试时要求患者像中断排尿那样收缩盆底肌,持续时间和最大收缩力反映肌力状况。肌力3级以下需进行康复治疗,生物反馈训练可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收缩方法。
通过PFDI-20、PFIQ-7等量表调查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包括对排尿排便、性生活、社交活动的妨碍程度。评分超过标准值提示需要医疗干预,轻度影响可先尝试子宫托等保守治疗。
建议出现疑似症状时尽早就医检查,避免长期脱垂导致宫颈糜烂或尿潴留。日常保持规律排便防止便秘,控制体重减少腹腔压力,产后女性应遵医嘱进行盆底康复训练。重度脱垂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术后三个月内禁止负重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