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不治怎么样

慢性肝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肝炎长期不干预会导致肝细胞持续损伤、纤维化增生,最终引发肝功能衰竭或恶性肿瘤。
慢性肝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轻微症状,但肝脏内部已开始出现炎症反应。随着病程进展,肝细胞反复坏死再生会形成纤维瘢痕组织,逐渐替代正常肝小叶结构。这一阶段可能出现黄疸、蜘蛛痣、肝掌等典型体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持续升高、白蛋白下降。若仍未规范治疗,纤维化程度超过50%即进入失代偿期,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部分慢性肝炎患者会跳过肝硬化阶段直接恶变为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癌发生概率显著增高,丙肝病毒则通过诱发肝细胞基因突变致癌。肝癌早期通常无症状,待出现右上腹包块、消瘦、癌性发热时多已至中晚期。此时即使进行肝移植或靶向治疗,五年生存率仍不理想。此外,慢性肝炎还可能诱发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全身性病变。
建议慢性肝炎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超声,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腹胀、皮下出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