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病因有哪些

慢性肝炎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或毒物损害、自身免疫异常等。慢性肝炎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需通过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部分慢性肝炎与遗传代谢缺陷有关,如威尔逊病导致的铜代谢异常、遗传性血色病引起的铁沉积等。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关节疼痛等伴随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驱铜或祛铁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青霉胺片、去铁胺注射液等药物,同时限制富含铜或铁的食物摄入。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最常见病因。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患者常有肝区隐痛、蜘蛛痣等表现。抗病毒治疗可选择恩替卡韦分散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药物,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每日饮酒量超过40克酒精持续5年以上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患者多伴手掌红斑、男性乳房发育等症状。治疗核心是严格戒酒,可配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营养状况。
异烟肼、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长期使用,或接触四氯化碳等工业毒物均可引发药物性肝炎。临床常见黄疸、皮肤瘙痒等表现。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谷胱甘肽注射液、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解毒保肝药物,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有关。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甲状腺炎,实验室检查可见抗核抗体阳性。治疗以免疫抑制为主,常用泼尼松龙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需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慢性肝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戒除烟酒,慎用保健品和非必要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等项目,出现腹水、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