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细胞学检查什么

关键词: #宫颈
关键词: #宫颈
宫颈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宫颈脱落细胞形态学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
通过采集宫颈管及宫颈外口鳞柱交界处的脱落细胞,经巴氏染色或液基薄层技术处理后观察细胞形态。该检查可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非典型鳞状细胞等异常改变,是宫颈癌筛查的核心手段。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及局部用药,月经干净后3-7天为最佳检查时机。若发现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建议6-12个月后复查;高级别病变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活检。
采用核酸杂交或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尤其关注HPV16/18型。30岁以上女性建议联合细胞学检查进行筛查,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可能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测结果阳性但细胞学正常者,需12个月后复查;两者均阳性时应接受阴道镜检查。目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癌,但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
通过细胞学检查可同步评估宫颈炎性反应程度,区分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等特异性感染。中度以上炎症可能干扰癌前病变判断,需先抗炎治疗后再复查。常见伴随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治疗可选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霉唑阴道片等药物。
除鳞状上皮病变外,细胞学检查还能发现宫颈管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腺上皮病变较隐匿,可能表现为宫颈管增粗或异常阴道排液,需结合宫颈管搔刮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腺细胞改变,推荐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管诊刮。
宫颈病变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细胞学,评估激光消融、宫颈锥切等治疗疗效。术后3-6个月首次复查,连续3次阴性可延长筛查间隔。随访期间发现异常细胞需排除病变残留或复发,必要时重复治疗。
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延长至5年筛查间隔。检查后可能出现轻微阴道出血,应避免剧烈运动及盆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内裤并及时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发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应及时就医,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坚持规范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