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怎么消除

关键词: #糖尿病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可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调整饮食等方式消除。糖尿病酮症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饮食不当、应激反应、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糖尿病酮症患者体内存在严重脱水现象,补液治疗是首要措施。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能够快速恢复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补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量及电解质水平,避免发生心力衰竭或脑水肿。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鼓励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是消除酮症的关键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减少酮体生成,促进葡萄糖利用。治疗期间需每小时监测血糖,当血糖降至一定水平时需同步补充葡萄糖溶液,防止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酮症常伴随严重钾、钠、磷等电解质失衡。需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性补充氯化钾、磷酸钠等电解质制剂。补钾过程中需持续心电监护,尤其注意肾功能状态。血pH值低于7.0时需考虑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但需谨慎避免过度碱化。
感染是诱发糖尿病酮症常见诱因,需进行血常规、降钙素原等检查明确感染灶。根据病原学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同时需处理感染病灶,如切开引流脓肿、清创坏死组织等。控制感染后胰岛素抵抗可显著改善。
急性期需禁食直至酮症缓解,稳定后逐步过渡为糖尿病治疗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合理分配三餐热量,避免饥饿性酮症。合并肾功能损害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血脂异常者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糖尿病酮症患者出院后需坚持自我血糖监测,每日检测尿酮体。按医嘱规范使用胰岛素,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皮肤感染。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建议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注明病情和用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