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真菌性结膜炎可通过眼部清洁、抗真菌滴眼液、抗真菌眼膏、口服抗真菌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真菌性结膜炎通常由曲霉菌、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眼部清洁液冲洗结膜囊,有助于减少真菌负荷和分泌物堆积。冲洗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角膜。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冲洗后使用无菌棉签拭干眼睑边缘。该方法适用于早期症状轻微者,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使用。
那他霉素滴眼液对丝状真菌感染效果显著,每日使用4-6次。两性霉素B滴眼液适用于念珠菌感染,但可能引起短暂刺激感。氟康唑滴眼液对多种真菌有效,使用频率为每日3-4次。滴眼时需确保药液充分接触结膜囊,使用后闭眼按压泪囊区1分钟。
酮康唑眼膏每晚睡前使用可维持夜间药物浓度,尤其适合伴有眼睑感染者。制霉菌素眼膏对念珠菌性结膜炎疗效明确,每日涂抹2-3次。眼膏使用时需将下眼睑轻轻外翻,将约1厘米药膏挤入结膜囊内,避免直接接触管口污染药膏。
伊曲康唑胶囊适用于深部真菌感染合并结膜炎者,疗程通常2-4周。伏立康唑片对曲霉菌感染效果较好,但需监测肝功能。氟康唑胶囊治疗念珠菌性结膜炎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口服药物多用于严重感染或免疫缺陷患者,需配合局部用药。
对于合并角膜溃疡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行结膜清创术去除坏死组织。严重病例可能需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继续抗真菌治疗3-6个月。所有手术患者术后需严格随访,监测感染复发和排斥反应。
治疗期间应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和佩戴隐形眼镜。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促进黏膜修复。患者使用过的毛巾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出现视力下降、眼睑肿胀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复诊。真菌性结膜炎疗程较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