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道炎怎么确诊

关键词: #食道炎
关键词: #食道炎
反流性食道炎可通过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钡餐造影、症状评估等方式确诊。反流性食道炎通常由胃酸反流、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黏膜屏障受损、胃排空延迟、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道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胃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食管狭窄。胃镜检查还可排除其他食管疾病,如食管癌、食管裂孔疝等。胃镜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感。
食管pH监测可定量评估胃酸反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通过鼻腔将pH监测探头置入食管下端,连续记录24小时食管内的pH值变化。当食管pH值低于4时,提示存在胃酸反流。食管pH监测有助于明确反流与症状的关联性,尤其适用于症状不典型或胃镜检查阴性的患者。
食管测压可评估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状态和食管蠕动功能。通过测量食管各段的压力变化,可发现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蠕动减弱等异常。食管测压有助于明确反流性食道炎的发病机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食管测压前需禁食6小时,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吞咽动作。
钡餐造影可显示食管的形态和功能异常。患者吞服钡剂后,在X线下观察钡剂通过食管的过程,可发现食管蠕动异常、钡剂反流等现象。钡餐造影对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等结构性异常的诊断价值较高。钡餐造影检查简便、无创,但敏感性低于胃镜检查。
典型的反流症状如烧心、反酸对反流性食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症状评估包括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与体位的关系等。症状问卷如反流性疾病问卷可量化症状的严重程度,辅助诊断。症状评估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侵入性检查的患者。
确诊反流性食道炎后,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饮食、辛辣食物、咖啡、巧克力等可能诱发反流的食物,进食后避免立即平卧,睡眠时抬高床头。超重者应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症状明显或存在食管黏膜损伤者需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或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改善胃肠蠕动。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治疗效果,警惕并发症如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