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会影响听力吗

儿童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听力,但多数情况下听力下降是暂时性的。中耳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耳痛、耳闷、发热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传导性听力障碍。若炎症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可能对听力造成持续性损害。
急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通常与中耳积液有关。积液会阻碍声波传导,使患儿对低频声音敏感度降低,表现为听不清轻声说话或需要调高音量。这种听力障碍在炎症消退后1-3周内多可自行恢复。临床观察发现,约80%的患儿在3个月内听力可完全恢复正常水平,期间避免让孩子接触噪音环境,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恢复。
少数慢性中耳炎患儿可能出现持续性听力损害。当炎症反复发作导致鼓膜穿孔、听骨链粘连或中耳结构破坏时,可能形成永久性传导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若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未吸收,可能影响内耳功能,甚至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类患儿需通过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等检查评估听力损伤程度,必要时需行鼓膜置管术或听力重建手术。
建议家长发现儿童有抓耳、反应迟钝、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避免耳道进水,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促进黏膜修复。定期复查听力至完全恢复,避免发展为慢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