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瘦怎么办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重下降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制剂、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损伤、药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
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纤维的软质食物,如鱼肉泥、蒸蛋羹、嫩豆腐等,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腌制、油炸、辛辣食物,烹调方式以炖煮为主。可适量增加橄榄油、坚果粉等健康脂肪补充热量,同时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如猕猴桃、西蓝花促进铁吸收。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粉或特定营养素补充剂,如乳清蛋白粉、复合维生素B族、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注射液,但需严格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采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改善胃黏膜萎缩可选用替普瑞酮胶囊、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伴胆汁反流者需加用铝碳酸镁咀嚼片。
每3-6个月进行胃镜与病理检查评估黏膜变化,监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和胃泌素-17水平。对于中重度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患者,需缩短复查间隔至1-3个月,必要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长期体重下降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进食恐惧。建议参加胃肠疾病患者互助小组,学习正念饮食技巧,必要时短期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营养摄入,每日保证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维持肌肉量。烹饪时使用食物秤量化摄入,优先选择发酵乳制品如无糖酸奶帮助消化。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若连续两周体重下降超过基础体重的5%,需及时就诊进行营养风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