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和成人麻醉有什么区别

小儿麻醉和成人麻醉在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生理反应及风险管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区别有麻醉药物代谢差异、气道管理特殊性、体温调节需求、术前禁食时间调整、心理安抚必要性等。
儿童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较慢。丙泊酚注射液、七氟烷吸入剂等常用麻醉药物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药物蓄积导致呼吸抑制。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阿片类药物更易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儿童舌体相对较大,会厌呈U型结构,气管直径仅4-6毫米,使用喉罩或气管插管时需选择专用小儿型号。术中需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预防支气管痉挛或喉头水肿等并发症。
婴幼儿体表面积与体重比例高,术中更易出现低体温。需采用加温毯、液体加温输注等措施维持核心体温在36℃以上,低温可能延长麻醉复苏时间并增加出血风险。
婴幼儿代谢旺盛,禁食时间过长易导致低血糖和脱水。母乳喂养婴儿术前禁食4小时,配方奶需6小时,固体食物需8小时。儿童术前2小时可饮用清液体维持水合状态。
学龄前儿童术前易产生分离焦虑,可采用咪达唑仑口服溶液术前镇静。允许家长陪伴至麻醉诱导阶段,使用玩具或动画分散注意力,减少心理创伤。
小儿麻醉需配备专用设备如小儿麻醉机、加温加湿系统,麻醉医师需接受儿科专项培训。术后重点关注疼痛管理,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儿童适用剂型。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呼吸、意识状态,避免剧烈活动。维持适宜室温,提供易消化饮食,定期随访评估神经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