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会导致流产吗?

急性胃肠炎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流产,但严重腹泻、脱水或感染可能增加妊娠风险。妊娠期急性胃肠炎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和全身炎症反应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轻度急性胃肠炎多由饮食不当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短暂腹痛、腹泻,一般不会影响胎儿发育。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数症状可在1-3天缓解。若出现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感染,需注意体温监测,体温超过38.5℃可能刺激子宫收缩。此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禁用洛哌丁胺等影响肠蠕动的药物。
严重细菌性胃肠炎伴随持续高热、血便或脓血便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病原体产生的内毒素可能通过胎盘屏障。此时需住院进行血培养和粪便培养,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妊娠B类抗生素。严重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可能减少子宫胎盘灌注,引发胎儿窘迫。若合并代谢性酸中毒,PH值低于7.2可能诱发宫缩,这种情况需立即进行胎心监护和补液治疗。
妊娠期出现胃肠炎症状应避免自行用药,特别是妊娠早期。建议食用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观察排尿量和尿色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24小时内腹泻超过5次或呕吐无法进食,需急诊排查先兆流产可能。保持肛周清洁,腹泻后使用温水冲洗避免感染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