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梗阻性黄疸的症状主要有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腹痛等。梗阻性黄疸通常由胆道结石、胆管肿瘤、胆管狭窄、胆道寄生虫、胰腺肿瘤等原因引起。
皮肤巩膜黄染是梗阻性黄疸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呈现黄色。这种黄染通常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全身。梗阻性黄疸引起的黄染程度与胆道梗阻的严重程度相关,梗阻越完全,黄染越明显。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轻度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梗阻性黄疸患者尿液颜色可呈现深黄色或浓茶色,这是由于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通过肾脏排泄所致。尿液颜色变化通常在皮肤黄染之前出现,是早期识别梗阻性黄疸的重要线索。严重梗阻时,尿液颜色可能接近酱油色。
粪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是梗阻性黄疸的特征性表现,这是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红素无法进入肠道所致。粪便颜色变化程度与梗阻程度相关,完全性梗阻时粪便可呈灰白色。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脂肪泻,表现为粪便油腻、恶臭。
皮肤瘙痒是梗阻性黄疸常见伴随症状,主要与胆汁酸盐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有关。瘙痒多从手掌和足底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夜间症状可能加重。严重瘙痒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导致抓痕和继发皮肤感染。
腹痛症状与梗阻性黄疸的病因相关,胆道结石引起的梗阻常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肿瘤性梗阻多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腹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等胆管炎表现。
梗阻性黄疸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瘙痒部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饮食上建议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饮食加重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梗阻原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延误诊治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