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的特征是什么

流产的特征主要有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妊娠组织排出、妊娠反应消失、子宫收缩等。流产通常由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异常、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
阴道流血是流产最常见的特征,早期流产可能表现为少量褐色分泌物,随着病情进展可转为鲜红色大量出血。流血量超过月经量或伴随血块时需警惕不完全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早期阴道流血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受精卵分裂异常有关。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需进行清宫手术。
下腹疼痛多表现为阵发性坠痛或绞痛,疼痛程度从轻微隐痛到剧烈疼痛不等。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流产常伴随明显宫缩痛,疼痛可能向腰骶部放射。疼痛发作时建议采取侧卧位,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但需排除胚胎停育情况。
完全流产时可见完整孕囊或胚胎组织排出,组织物多呈灰白色绒毛状。生殖器官异常如子宫纵隔可能导致妊娠组织排出不全。排出物应保留供医生检查,超声检查可确认宫腔内是否有残留组织,残留物超过15毫米时需行清宫术。
原本存在的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早孕反应突然减轻或消失,可能提示胚胎发育异常。感染因素如TORCH病毒感染可导致妊娠反应骤减。此时需通过血HCG检测和超声检查评估胚胎活性,HCG水平下降或胎心消失可确诊流产。
子宫收缩表现为下腹发紧、变硬,可能伴随规律性宫缩痛。外伤性流产常见明显宫缩症状。宫缩频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利托君片抑制宫缩,但孕周小于12周或确诊胚胎停育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出现流产征兆时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消毒卫生巾,观察出血量和组织物排出情况。流产后应补充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促进身体恢复。建议1个月内避免盆浴和游泳,6个月内做好避孕措施。反复流产者需进行染色体、激素水平、宫腔镜等系统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