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耳鸣、耳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多见于儿童。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听力下降。由于中耳积液阻碍声音传导,患儿可能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看电视时音量调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患儿会出现一过性听力改善,可能与头位改变导致积液流动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耳闷胀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患儿可能描述耳朵像被东西堵住或有水在里面晃动的感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频繁抓耳、摇头或表现出烦躁不安。这种症状在乘坐飞机或电梯时可能加重,因气压变化会加剧中耳内外压力不平衡。
部分患儿会出现低调性耳鸣,常描述为耳朵里有嗡嗡声或流水声。耳鸣多与中耳积液引起的振动异常有关,在安静环境下更为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种不适,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表现出异常拍打耳朵或哭闹行为。
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轻微耳痛,但多数情况下疼痛不明显。若继发感染,耳痛可能加剧并伴随发热。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夜间哭闹、拒食或睡眠不安。家长需区分耳痛与出牙不适,若耳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由于听力下降和耳部不适,患儿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或行为改变。长期未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影响语言发育,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孩子在校表现,若发现学习能力下降需考虑听力问题可能。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避免让孩子接触二手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擤鼻方法正确。哺乳期婴儿建议采用半直立位喂养,减少奶液反流风险。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反复发作,需考虑鼓膜置管术等治疗措施。定期听力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