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产程产妇应当如何做

分娩期编辑 医点就懂
66次浏览

关键词: #产妇

第四产程产妇可通过观察出血量、保持会阴清洁、及时排尿、尽早哺乳、监测生命体征等方式促进恢复。第四产程通常由胎盘剥离不全、宫缩乏力、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心理紧张等原因引起。

1、观察出血量

产后2小时内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产妇需配合医护人员定时按压宫底,观察阴道流血量及颜色。正常恶露为暗红色,24小时内出血量不超过500毫升。若出现鲜红色血液持续流出或每小时浸透超过1片卫生巾,可能与胎盘残留或子宫收缩不良有关,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保持会阴清洁

分娩后会阴部存在伤口或自然裂伤,需用温水由前向后冲洗,每日至少2次。排便后应使用碘伏棉球消毒,勤换产褥垫。若出现会阴红肿、渗液或发热,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等抗感染药物。

3、及时排尿

产后4-6小时内应自主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可尝试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方式诱导排尿。若出现排尿困难伴下腹膨隆,可能与产程延长导致的膀胱麻痹有关,需导尿处理并短期留置导尿管。

4、尽早哺乳

产后30分钟内开始母婴皮肤接触,刺激乳头能促进缩宫素分泌,帮助子宫复旧。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哺乳时采取侧卧位或摇篮式姿势。若出现乳头皲裂可涂抹羊脂膏,乳腺堵塞时可用硫酸镁溶液湿敷。

5、监测生命体征

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正常产后体温不应超过38℃。若出现寒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可能与产褥感染或失血性休克有关,需紧急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

第四产程产妇应保持半卧位休息,24小时内避免久坐或站立过久。饮食选择小米粥、鸡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适量饮用红糖水补充能量。每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保持情绪放松。如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持续腹痛等异常症状,须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产后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返院复查盆底功能及子宫恢复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