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恢复方法
分娩期编辑
健康小灵通
分娩期编辑
健康小灵通
剖宫产产后恢复可通过伤口护理、饮食调理、适度运动、心理调适、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剖宫产术后恢复通常与手术创伤、子宫复旧、胃肠功能等因素有关。

术后需保持腹部切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液擦拭伤口周围皮肤,避免沾水或摩擦。若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征兆,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术后1周内建议使用医用腹带固定伤口,减轻活动时牵拉痛,但每日佩戴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术后6小时可饮温水,排气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推荐鲫鱼豆腐汤、红豆薏米粥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的食物,避免豆浆等产气食物。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滴剂促进骨骼修复。
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尝试床旁站立。第二周起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盆底肌。满月后可进行产后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卷腹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至少3个月。
产后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配偶应参与新生儿护理,分担哺乳外的照护工作。若持续出现失眠或焦虑症状,可咨询心理科医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术后42天需进行妇科检查评估子宫复旧情况,通过超声观察子宫内膜线是否连续。血常规检查可发现隐性贫血,必要时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哺乳期每3个月应检查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剖宫产术后6个月内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穿着高腰内裤保护腹部切口。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哺乳时采用橄榄球式抱姿减少腹部压力。出现发热或恶露异常增多时需立即就医,警惕产褥感染风险。合理搭配膳食的同时,可遵医嘱服用乳铁蛋白粉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