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高血脂

中医治疗高血脂主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饮食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综合干预。高血脂在中医属“痰浊”“血瘀”范畴,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需辨证施治。
中医常用活血化瘀、化痰降浊类中药组方。如山楂可消食化积,丹参能活血通络,决明子可清肝明目,这些药物常配伍使用。痰湿型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可用血府逐瘀汤。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选取足三里、丰隆、内关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血脂代谢。针灸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胆固醇分解。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肝、脾等反射区,配合体针增强疗效。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
推荐食用薏苡仁、冬瓜、海带等利湿化痰食材,限制肥甘厚味。可用山楂15克、决明子10克代茶饮。痰湿体质者少食糯米、榴莲等滋腻食物,阴虚者忌辛辣燥热之品。饮食需长期坚持,配合适量运动。
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可健脾化湿,太极拳云手式能疏肝理气。每周5次以上、每次30分钟的中低强度运动,如快走、五禽戏等,有助于加速脂质代谢。避免剧烈运动损伤正气。
肝郁气滞易加重血脂异常,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疏解压力。夜间11点前入睡有助于肝胆排毒。避免长期焦虑恼怒,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气血运行。
中医治疗高血脂强调个体化方案,需定期复查血脂指标。治疗期间应戒烟限酒,避免熬夜。若合并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需中西医结合治疗。日常可按摩太冲、三阴交等穴位辅助降脂,但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