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后产妇必须注意什么

分娩期编辑 健康万事通
97次浏览

关键词: #分娩 #产妇

分娩产妇需注意伤口护理、恶露观察、饮食营养、心理调适和适度活动。产后恢复涉及生理和心理双重调整,科学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身体修复。

一、伤口护理

顺产会阴侧切或剖宫产腹部切口需每日用碘伏消毒,保持干燥清洁。会阴伤口可采取健侧卧位减轻压迫,剖宫产伤口应避免牵拉,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若出现红肿渗液、剧烈疼痛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推荐使用医用级疤痕贴预防增生。

二、恶露观察

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形成恶露,初期为鲜红色血性恶露,2-3周逐渐转为浆液性淡红色,最终变为白色恶露。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恶臭,总量约500毫升。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持续鲜红色超过10天或排出组织样物,需警惕胎盘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

三、饮食营养

产后饮食应分阶段调理:第一周以小米粥、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第二周增加瘦肉、鱼汤补充优质蛋白;第三周起可食用猪肝、菠菜补铁。哺乳期每日需额外摄入500大卡热量,多饮水促进乳汁分泌。忌食生冷辛辣,过敏体质需规避海鲜等致敏食物。

四、心理调适

产后雌激素水平骤降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易怒或过度焦虑,约15%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家属应协助照顾新生儿,保证产妇每日连续睡眠4小时以上。出现持续情绪障碍、自杀念头或完全丧失育儿兴趣时,需心理科干预。轻度抑郁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

五、适度活动

顺产6小时后可床上翻身,24小时后下床走动;剖宫产需卧床24小时再逐步活动。初期以凯格尔运动为主,2周后增加产褥操强度。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动作,咳嗽打喷嚏时收紧盆底肌。产后42天复查确认恢复情况前禁止同房和剧烈运动。

产后6周内建议穿戴收腹带支撑松弛腹肌,哺乳时选择无钢圈内衣。保持每日8杯水摄入,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每周监测体重变化,若持续水肿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与婴儿同步休息。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下肢疼痛需立即就医排查血栓风险。产后康复期间避免节食减肥,可通过母乳喂养自然消耗脂肪储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