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头晕是怎么回事

骨折后头晕可能由失血性贫血、疼痛刺激、脑供血不足、药物副作用或并发脑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止血补液、镇痛治疗、体位调整、药物更换或神经外科干预等方式缓解。
开放性骨折可能导致大量失血,血红蛋白下降会引发脑组织缺氧性头晕。患者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心悸乏力等症状。需紧急压迫止血并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贫血时需输注人血白蛋白。骨折固定后建议适量进食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
骨折端移动产生的剧烈疼痛可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血压下降和头晕。常见于未及时固定的粉碎性骨折,多伴有冷汗、恶心等症状。可使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镇痛,配合石膏外固定减少疼痛刺激。疼痛缓解期建议保持患肢制动抬高。
颈椎骨折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后循环血流引发眩晕。多发于高处坠落伤患者,常伴视物旋转、平衡障碍。需颈托固定避免二次损伤,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改善微循环。康复期应避免突然转头动作。
部分镇痛药物如氨酚羟考酮片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嗜睡伴头晕。多发于老年患者用药后,可能伴随便秘、口干等副作用。需调整为塞来昔布胶囊等选择性COX-2抑制剂,用药期间禁止驾驶车辆。
颅骨骨折或对冲伤可能合并硬膜下血肿,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头晕头痛。常见于交通事故伤者,多伴喷射性呕吐、瞳孔不等大。需急诊行颅脑CT检查,必要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需监测意识状态变化。
骨折患者出现头晕时应立即平卧避免跌倒,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建议记录头晕发作时间与诱因,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康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若头晕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意识障碍,需紧急复查CT排除迟发性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