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犯肠胃炎怎么办

经常犯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注意休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胃肠炎通常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药物刺激、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胃肠炎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或生冷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发作期可暂时禁食1-2餐。恢复期逐渐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苹果、南瓜等。
腹泻呕吐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稀释的果汁,每次50-100毫升,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干等脱水症状,需就医静脉补液。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持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缓解痉挛疼痛。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长期压力过大可能诱发功能性胃肠紊乱,需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胃酸过多可选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尼替丁胶囊。腹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需注意抗生素不可滥用,微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需间隔2小时服用。
脾胃虚弱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改善胃肠功能。日常可用山药、茯苓、薏苡仁等药食同源食材煲汤调理。反复发作需中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苦寒类中药损伤脾胃。
预防胃肠炎复发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变质或未煮熟食物。餐具定期消毒,饭前便后洗手。慢性胃肠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避免擅自停药。秋冬季节注意腹部保暖,体质虚弱者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