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的中药治疗方法

疱疹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拔罐、药浴等方式治疗。疱疹多由湿热毒邪蕴结肌肤或正气不足导致,表现为皮肤簇集性水疱、灼热疼痛等症状。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胆湿热型疱疹,含龙胆草、黄芩等成分,可清肝泻火利湿。黄连解毒汤对热毒炽盛型有效,含黄连、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普济消毒饮能缓解疱疹初起红肿,含连翘、板蓝根等,可疏风清热。服用时需辨证施治,避免寒凉药物损伤脾胃。湿热体质者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青黛散可外敷疱疹破溃处,含青黛、滑石等,具有收敛生肌作用。二妙散适用于渗液较多者,含黄柏、苍术,能清热燥湿。鲜马齿苋捣烂外敷可缓解灼痛,其汁液含生物碱有抑菌效果。外用药需清洁患处后薄涂,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疱疹未破时可用金银花露湿敷减轻炎症。
取穴以局部围刺配合远端取穴为主,疱疹周围阿是穴可通络止痛,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肝俞、脾俞等背俞穴用泻法调节脏腑功能。火针点刺疱疹顶端促进结痂,需由医师操作避免感染。耳针选取神门、皮质下等穴缓解神经痛。治疗期间保持针刺部位干燥,避免搔抓。
在疱疹周围闪罐可祛瘀排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沿神经走行留罐能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每次5-10分钟。配合刺络拔罐可泄热解毒,适用于体质壮实者。皮肤破损严重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拔罐后注意保暖,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
苦参汤熏洗适用于泛发性疱疹,含苦参、蛇床子等,可杀虫止痒。艾叶煎汤沐浴能温经通络,改善气血运行。药浴水温保持38-40℃,时间不超过20分钟。浴后涂抹润肤剂防止皮肤干燥。心功能不全或皮肤大面积溃烂者慎用药浴。
疱疹患者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多食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食物,避免海鲜发物。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治疗期间观察皮损变化,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疱疹扩散需及时就医。中药治疗需坚持疗程,症状消退后继续调理1-2周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