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检查方法有哪些

膝关节检查方法主要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镜检查、肌电图检查等。根据病情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是膝关节检查的基础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动诊和量诊。视诊观察膝关节有无肿胀、畸形、皮肤颜色改变;触诊检查有无压痛、肿块、关节积液;动诊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及稳定性;量诊测量肢体长度、周径及关节活动角度。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膝关节是否存在损伤或结构异常。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等。X线检查可显示骨质改变、关节间隙狭窄等;CT检查对骨折、骨肿瘤诊断价值较高;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损伤如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敏感;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滑膜增生、关节积液。不同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这些检查有助于鉴别感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关节液检查可分析关节液性状、细胞计数、结晶等,对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痛风等有重要价值。
关节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结构如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等。关节镜检查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可在检查同时进行半月板修整、滑膜切除等操作。该检查适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关节疼痛、肿胀及机械性症状。
肌电图检查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评估神经肌肉功能,可用于鉴别膝关节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肌无力或疼痛。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评估周围神经损伤程度。该检查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膝关节症状有辅助价值。
膝关节检查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负担。保持适当体重可减轻膝关节压力,适度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有助于增强膝关节稳定性。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促进骨骼健康。出现膝关节不适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