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吃什么中药调理

月经量少可遵医嘱使用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益母草等中药调理。月经量少可能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肾虚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辨证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型月经量少。其有效成分可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血虚患者常见经色淡红、经期延后,可搭配黄芪增强补气生血作用。使用当归颗粒时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熟地黄能滋阴补血,针对肾阴虚导致的经量减少效果显著。肾虚型月经量少多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与山茱萸配伍增强补肾填精作用。熟地黄煎剂使用期间应忌食萝卜等破气食物。
白芍有养血调经作用,尤其适合肝郁血虚型月经量少。肝气郁结患者常见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白芍能柔肝止痛,常与柴胡配伍疏肝解郁。使用白芍总苷胶囊需注意避免与藜芦同用。
川芎擅长活血行气,对气滞血瘀型月经量少伴血块、痛经者效果较好。其有效成分川芎嗪能扩张血管,改善子宫微循环。川芎茶调颗粒使用期间应监测出血情况,月经过多者慎用。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血瘀型月经量少。其提取物益母草碱能增强子宫收缩力,促进经血排出。益母草颗粒可与红糖水同服增强温经效果,但孕期绝对禁用。
调理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多摄入红枣、枸杞、动物肝脏等补血食物,忌食生冷寒凉之物。适当进行八段锦、瑜伽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若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改善,或出现闭经、剧烈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中药调理需坚持2-3个月经周期方能显效,用药期间定期复诊评估体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