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的功效与作用

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等功效,主要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病症。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接触导致中毒。
雄黄外用可治疗痈疽疔毒、湿疹疥癣及虫蛇咬伤。其毒性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常与白矾等配伍制成散剂外敷,如三黄散。使用时应避免接触黏膜和破损皮肤,防止砷吸收中毒。
雄黄内服能祛痰开窍,用于痰壅惊痫、喉痹喘息。常与朱砂、麝香等配伍,如至宝丹。因含砷化合物,内服须经特殊炮制且严格控制剂量,现代临床已较少使用口服制剂。
雄黄传统用于疟疾寒热发作,多与常山、草果等抗疟药配伍。其砷成分可能干扰疟原虫代谢,但因毒性问题,现已被更安全的抗疟药物替代,仅在某些复方制剂中保留应用。
雄黄对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有驱杀作用,可缓解虫积腹痛。常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如化虫丸。因砷的神经毒性,儿童及孕妇禁用,现代多选用高效低毒的驱虫药替代。
雄黄提取物三氧化二砷已证实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诱导分化作用,如亚砷酸注射液。其机制涉及调控癌细胞凋亡通路,但需专业机构严格监控使用,禁止自行尝试。
使用雄黄需注意:外用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内服须经专业医师指导;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不可与酒同服;储存需密封防潮。出现恶心、皮疹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日常接触雄黄制品后需彻底洗手,避免经口鼻摄入。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含雄黄的复方制剂,不可擅自增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