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白化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和眼睛的黑色素合成减少或缺失。该病可分为眼皮肤白化病和眼白化病两大类,通常伴有视力异常、畏光等症状。白化病的发生与TYR、OCA2等基因缺陷有关,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防晒、视力矫正等措施改善生活质量。
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双方携带致病基因时子女有25%发病概率。目前已发现至少7种相关基因突变,其中TYR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酶活性缺失最为常见。基因检测可明确分型,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患者需避免近亲婚配以降低后代患病风险。
患者皮肤呈乳白色或粉红色,缺乏黑色素保护易发生晒伤。长期紫外线暴露可能诱发光化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等皮肤病变。建议使用SPF50+广谱防晒霜,穿戴防紫外线衣物,避免10-16时强光照射。每年需进行皮肤癌筛查。
虹膜呈现半透明灰色,视网膜黄斑发育不良导致视力低下。常见眼球震颤、斜视、高度近视或远视。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儿童期应尽早接受屈光矫正和视觉训练。部分患者可考虑光学助视器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可能因外貌差异遭遇歧视,儿童期易产生自卑心理。建议家长通过绘本教育、同伴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建立自信。学校教育中需提供大字教材、专用座位等便利条件。社会应加强白化病科普以减少偏见。
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眼底检查和基因检测。多学科团队应包括遗传科、皮肤科、眼科医生。定期监测皮肤病变和视力变化,避免使用光敏性药物。研究中的基因疗法尚处于实验阶段,现阶段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白化病患者需建立终身防晒习惯,夏季选择UPF50+防晒衣物,冬季仍需涂抹防晒霜。饮食应增加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坚果,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建议每半年进行眼科检查,儿童患者需评估发育里程碑。社会支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组织可提供心理援助和医疗资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