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的并发症

消化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12次浏览

关键词: #减压 #并发症

胃肠减压可能引起鼻腔黏膜损伤、电解质紊乱、胃肠黏膜损伤、反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但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到位可能引发上述问题。

1、鼻腔黏膜损伤

长期留置胃管可能因机械摩擦导致鼻腔黏膜充血、糜烂甚至出血。选择材质柔软的胃管、定期更换固定位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可降低风险。若出现持续性鼻部疼痛或出血,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导管位置或更换减压方式。

2、电解质紊乱

持续吸引可能造成大量胃液丢失,导致低钾血症、低氯性碱中毒等电解质失衡。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每日监测血电解质水平,根据检验结果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内环境稳定。

3、胃肠黏膜损伤

过高负压或长时间吸引可能引起胃黏膜缺血、糜烂,严重时诱发应激性溃疡。操作时应控制负压在20-30mmHg,间断性吸引可减少损伤。出现呕血或黑便时,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黏膜。

4、反流性食管炎

胃管阻碍贲门闭合,增加胃内容物反流概率,引发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抬高床头30度、减少腹压增高动作可预防。确诊后可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5、吸入性肺炎

胃内容物误吸可能导致化学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脓痰。需确保胃管位置正确,吸引前回抽确认。发生误吸需立即停止管饲,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治疗。

实施胃肠减压期间应每日评估导管通畅度与固定情况,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保持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感染。病情允许时尽早拔管,恢复期进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