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累及哪里

关键词: #心肌病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累及左心室,尤其是室间隔部位,部分患者可累及右心室或心尖部。该病属于遗传性心肌疾病,典型表现为心肌非对称性增厚,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
肥厚型心肌病最常累及左心室室间隔,约占病例的70%。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导致室间隔异常增厚,收缩期可能造成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心前区闷痛,严重时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诊断需结合心脏超声显示室间隔厚度超过15毫米,治疗可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维拉帕米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约20%患者表现为左心室游离壁弥漫性肥厚,心肌僵硬影响舒张功能。这类患者易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心脏磁共振可显示心肌延迟强化,提示纤维化改变。治疗需控制液体摄入,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
心尖肥厚型约占病例的10%,特征性表现为心电图胸导联巨大倒置T波。心肌过度增厚可能导致心腔闭塞,引发心悸、头晕等症状。这类患者发生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可能需要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可监测心功能变化。
少数患者会累及右心室游离壁或流出道,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包括颈静脉怒张、肝淤血等体征,运动耐量明显下降。心脏CT有助于评估右心室结构,治疗需避免剧烈运动,严重者可考虑安置起搏器。
极少数晚期病例出现全心弥漫性肥厚,心肌广泛纤维化导致收缩舒张功能均受损。这类患者易发生心源性猝死,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日常应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低盐饮食,每3-6个月复查NT-proBNP指标。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需终身随访管理,避免竞技性运动和突然用力。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心率,保持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出现胸闷加重、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遗传咨询对直系亲属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一级亲属应每2-3年接受心脏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