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心胸外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1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病 #药物

药物性心肌病可通过调整用药、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器械辅助、心脏康复等方式治疗。药物性心肌病通常由化疗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免疫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物、违禁药品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1、调整用药

立即停用或更换可疑致病药物是治疗核心。临床需根据药物半衰期及毒性程度制定撤药方案,对化疗药物引起者可采用减量续用或替换为心脏毒性较低的同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者需逐步减量并监测QT间期,必要时换用喹硫平片等对心脏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所有调整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与药师共同指导下进行。

2、营养支持

补充心肌能量代谢所需营养素有助于心肌修复。建议增加富含辅酶Q10的牛肉、沙丁鱼,补充维生素B1片改善能量代谢,适量摄入左卡尼汀口服溶液促进脂肪酸氧化。限制钠盐摄入在每日3克以内,重度心衰患者需采用限液饮食。营养干预需配合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

3、药物治疗

针对心功能损伤选用特异性药物。射血分数降低者可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改善心室重构,利尿剂选用托拉塞米片减轻容量负荷。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类型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或盐酸普罗帕酮片。所有药物均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避免二次心肌损伤。

4、器械辅助

终末期患者需器械支持过渡。临时性措施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维持冠脉灌注,持续性低心排者考虑植入Impella心室辅助装置。符合条件者可评估心脏移植可能性,过渡期使用体外膜肺氧合维持循环。器械治疗期间需严格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及血栓事件。

5、心脏康复

病情稳定后启动分级运动训练。初期采用呼吸肌训练与床边踏车,逐步过渡至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组合方案。同步进行用药依从性教育,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日记。康复过程中动态评估6分钟步行距离及NT-proBNP水平,调整训练强度。

药物性心肌病患者需终身避免再次暴露于致病药物,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出现气短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诊。建议患者随身携带致病药物清单,就诊时主动向医生出示以避免重复用药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