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一口酒都不能喝?医生:想过瘾,先看3个后果能否承受

心血管疾病患者端起酒杯时,内心总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小酌怡情",一个喊"一滴都危险"。这杯酒到底该不该喝?先别急着做决定,看完这三个关键事实再下结论也不迟。
1、血压坐过山车
酒精进入体内5分钟就能让血管扩张,30分钟后却会引起反弹性收缩。这种剧烈波动对硬化血管来说就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随时可能诱发血管痉挛。
2、心脏超负荷运转
每100毫升酒精需要心脏额外泵血300次来代谢。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相当于让疲惫的驴子再拉一车砖。
3、药效大打折扣
阿司匹林遇上酒精会变身"双刃剑",抗凝效果可能翻倍也可能消失。降压药与酒精联用更是危险组合,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
1、装过支架的血管
支架部位内皮非常娇嫩,酒精刺激可能诱发支架内再狭窄。临床观察发现,饮酒的支架患者二次手术率高出37%。
2、心功能不全患者
心脏射血分数低于40%时,任何额外负担都可能导致急性心衰。酒精代谢产生的水钠潴留效应,相当于给衰竭的心脏"雪上加霜"。
3、心律失常人群
酒精是诱发房颤的明确危险因素。阵发性房颤患者饮酒后,发作频率可能增加2-3倍。
实在推不掉的应酬场合,记住这三个底线:
1、选对酒种
优先选择酒精度12%以下的红葡萄酒,单次不超过100毫升。白酒、啤酒、鸡尾酒都算"高危酒品"。
2、把握时机
服药前后3小时绝对禁酒。最佳饮酒时间是饭后1小时,同时要保证当天饮水量达到2000毫升。
3、应急准备
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饮酒后出现胸闷、心悸要立即平卧,含服急救药物。
那些抱着"喝一点没事"想法的人该醒醒了!北京某三甲医院的数据显示,节假日因饮酒诱发心梗的病例比平时多出4成。生命和口腹之欲的天平上,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怎么选。从今天开始,试着用无醇起泡酒替代烈酒,用茶道文化代替酒桌文化,你会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能带来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