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警告:易患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多有这4个共性,一个不占最好

神经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2次浏览

关键词: #血管 #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就像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尤其对中老年人群威胁更大。但你知道吗?这些疾病往往有迹可循,通过观察日常习惯就能发现端倪。那些容易"中招"的人,身上通常带着明显的共同特征。

一、血管最怕的四个坏习惯

1、久坐不动的"沙发土豆"

每天连续坐超过6小时的人,血液黏稠度会比常高出15%。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栓风险直线上升。建议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3-5分钟。

2、重口味饮食爱好者

摄入盐分超过6克/天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3倍。除了看得见的食盐,更要警惕酱油、腌制品等"隐形盐"。

3、熬夜成瘾的夜猫子

长期23点后入睡会打乱生物钟,导致血管持续收缩。研究发现,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中风风险增加27%。

4、情绪易燃易爆.炸

暴躁易怒的性格会使血压瞬间飙升,血管内皮损伤概率提高40%。一次暴怒相当于给血管做了一次"地震测试"。

二、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

1、晨起头晕目眩持续半小时以上,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征兆。

2、稍微活动就胸闷气短,要警惕冠状动脉狭窄的可能。

3、手指脚趾经常发麻发凉,反映末梢循环出现障碍。

4、突然出现的视物模糊,可能与眼底血管病变有关。

三、护血管的黄金法则

1、饮食做到"三低三高"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特别推荐深海鱼、坚果类食物,富含的欧米伽3能养护血管弹性。

2、运动记住"1357"原则

每天1次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保证5天,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

3、睡眠遵循"两段式"休整

晚上23点前入睡,保证6-8小时睡眠;午后小憩20分钟,能有效降低血管紧张度。

4、情绪管理"三步走"

遇事先深呼吸5次,然后倒数10个数,最后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这套方法能降低应激反应对血管的冲击。

血管健康不是一天变坏的,养护也需要日积月累。从今天开始,改掉那些伤血管的习惯,给身体一个"年轻"的循环系统。记住,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别等身体亮红灯才想起保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