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牙龈上有小白点怎么办

婴儿牙龈上有小白点可通过观察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调整喂养方式、局部冷敷、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牙龈小白点可能由马牙、鹅口疮、萌牙期表现、口腔黏膜损伤、疱疹性龈口炎等原因引起。
多数情况下牙龈小白点为马牙或萌牙期表现,属于生理现象。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白色颗粒,无需特殊处理,2-3周可自行消退。萌牙期牙龈肿胀时会出现小白点,可伴有流涎增多。家长需避免挑破或摩擦白点,每日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清洁口腔。
鹅口疮引起的白点需加强口腔护理。白色念珠菌感染会导致颊黏膜或牙龈出现乳凝块样白斑,擦拭后可见充血创面。家长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浸湿棉签每日擦拭口腔,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奶瓶奶嘴需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需同步治疗母亲乳头真菌感染。
机械摩擦导致的口腔黏膜损伤会出现白色溃疡点。检查是否因奶嘴过硬、喂食工具刮伤或婴儿啃咬玩具所致。更换硅胶软奶嘴,避免使用硬质磨牙棒。喂养时保持45度角姿势,减少奶液对牙龈的冲击。溃疡处可涂抹蒙脱石散混悬液帮助修复黏膜。
萌牙期牙龈肿痛伴随小白点时,可用冷藏的牙胶或湿纱布冷敷缓解不适。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肿胀,每次冷敷不超过3分钟,每日重复4-5次。避免直接使用冰块以防冻伤,冷敷后注意观察白点是否扩大或出现化脓。
若白点周围黏膜充血糜烂或伴随发热,需警惕疱疹性龈口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会引起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配合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愈合。持续高热或拒食时需静脉补液治疗,避免脱水。
家长应每日检查婴儿口腔状态,哺乳前清洁双手及乳头。萌牙期可提供咬胶缓解牙龈压力,但需选择无小零件的一体式设计。避免强行清除白点导致继发感染,鹅口疮患儿用品需单独消毒。若白点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口腔科排查先天性牙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