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位置隐隐作痛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心脏位置隐隐作痛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胃食管反流病、肋间神经痛等因素有关。心脏位置疼痛需警惕心血管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老年人心脏隐痛的常见原因,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活动后加重。确诊需结合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支架植入术。
心绞痛多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发作常与劳累、情绪激动相关。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地尔硫卓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
心肌缺血时心脏供氧不足,可产生隐痛或钝痛感,可能伴有心悸、乏力。常见诱因包括贫血、低血压或心律失常。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贫血患者可补充铁剂,同时遵医嘱使用曲美他嗪片、尼可地尔片等改善心肌代谢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时可引起胸骨后烧灼痛,易与心脏病混淆。症状多出现在餐后或平卧时,可能伴反酸、嗳气。治疗需调整饮食,避免过饱,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控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肠蠕动。
肋间神经受压或炎症可导致胸部刺痛或隐痛,疼痛位置固定,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可能与胸椎退变、带状疱疹等有关。治疗可局部热敷,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普瑞巴林胶囊等营养神经和止痛药物,严重者需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老年人出现心脏区域隐痛时应立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记录疼痛持续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冷汗、恶心等危重症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定期心血管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擅自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