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蛋白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肌酐蛋白高可能与剧烈运动、药物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停用相关药物、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手术清除坏死组织等方式治疗。
肌酐蛋白是肌肉代谢产物,剧烈运动会导致肌肉组织短暂性损伤,释放大量肌酐蛋白进入血液。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运动后肌肉酸痛、乏力,无须特殊治疗,休息1-3天后指标可自行恢复。建议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拉伸,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可能引起肌肉损伤,导致肌酐蛋白升高。通常伴随肌肉压痛、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遵医嘱更换为瑞舒伐他汀钙片等安全性更高的药物,并配合营养心肌治疗。
心肌细胞坏死会释放肌钙蛋白和肌酐蛋白,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有关,表现为持续性胸痛、濒死感。需紧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配合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溶栓。
肾功能衰竭时肌酐蛋白排泄受阻,可能由严重脱水、肾毒性药物导致,伴随少尿、水肿等症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利尿,必要时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
肌肉大面积坏死会释放大量肌酐蛋白,常见于挤压伤、癫痫持续状态,表现为酱油色尿、电解质紊乱。需手术清除坏死肌肉组织,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同步使用注射用谷胱甘肽保护肾功能。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促进代谢,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定期监测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若出现肌肉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尿液颜色异常,应立即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