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磷高会有什么危害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儿童血磷升高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血管钙化、肾功能损伤等危害。血磷过高通常与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中毒、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干预。

1、骨骼发育异常

长期血磷升高会抑制活性维生素D合成,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佝偻病样改变、骨痛、生长迟缓。可能与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过量磷酸盐制剂摄入有关。需限制高磷食物如乳制品、加工食品,遵医嘱使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必要时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

2、血管钙化

血磷超过正常范围时易与钙结合形成异位沉积,引发动脉血管壁钙化,增加远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常见于慢性肾病患儿,伴随高血压、乏力等症状。需控制每日磷摄入量在800毫克以下,监测血钙磷乘积,可使用司维拉姆片调节磷代谢。

3、肾功能损伤

高磷血症可加重肾小球滤过负担,加速肾功能恶化,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多与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肾小球肾炎相关。建议定期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避免使用含磷添加剂食品,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

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持续高磷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出现骨吸收增加、病理性骨折。需检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限制动物内脏等高磷食物摄入,遵医嘱使用西那卡塞片调节激素分泌。

5、软组织钙化

严重高磷血症可能导致眼角膜、皮下组织等部位钙盐沉积,引起视力模糊、皮肤结节。通常与肿瘤溶解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相关。急性期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促进磷排泄,长期管理可使用醋酸钙片控制血磷水平。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多饮多尿、食欲减退等异常时应及时检测电解质,日常避免给予含磷添加剂零食和饮料。血磷轻度升高可通过低磷饮食调节,明显异常需完善甲状旁腺激素、肾功能等检查。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磷水平,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保证适量日照促进钙吸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