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症状有哪些

肠胃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发热乏力、脱水等。肠胃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预防脱水、休息静养等方式缓解。
肠胃炎患者常出现胃部不适感,伴随反复恶心和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这种情况多与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胃黏膜炎症有关,胃部肌肉异常收缩引发呕吐反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反复呕吐刺激咽喉。
腹部绞痛和频繁排稀便是肠胃炎的典型表现,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腹泻次数可达每日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可能带有未消化食物残渣。这与肠道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障碍有关,严重腹泻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患者可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肠胃炎发作期间常见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厌食症状。这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同时炎症刺激导致饱胀感和味觉改变。患者可能对油腻食物产生反感,婴幼儿可能出现拒奶现象。此时无须强迫进食,可少量多次饮用米汤、口服补液盐等流质,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清淡饮食。
感染性肠胃炎常伴随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患者可能出现畏寒、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这与病原体产生的致热原和炎症反应有关。儿童可能出现烦躁哭闹,老年人可能表现为嗜睡。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同时保证充足休息。
频繁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口干舌燥、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婴幼儿可能出现囟门凹陷、哭时无泪等表现,严重脱水可能引发意识模糊。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患者应密切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少尿、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肠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急性期选择米汤、面糊等流质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稀饭、馒头等低纤维饮食。避免食用乳制品、高糖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保持充足休息,注意腹部保暖,便后及时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婴幼儿和老年人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不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