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胰腺炎和胰腺癌

关键词: #胰腺炎
关键词: #胰腺炎
胰腺炎和胰腺癌可通过病程特征、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等进行区分。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血淀粉酶升高,胰腺癌则以无痛性黄疸、体重下降为典型症状。确诊需结合腹部增强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A19-9等检查。
胰腺炎多为急性发作,常见于暴饮暴食或饮酒后突发上腹剧痛,向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血淀粉酶水平显著升高。慢性胰腺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伴脂肪泻。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进展后出现持续性上腹隐痛、黄疸进行性加重,体重短期内下降明显,通常无淀粉酶异常。
腹部增强CT检查中,急性胰腺炎可见胰腺弥漫性肿大、周围渗出,坏死型可见无强化区。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萎缩、钙化或胰管扩张。胰腺癌则显示局灶性低密度肿块,可能伴有胰管截断征、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胰头癌导致的胆管梗阻显示更清晰。
胰腺炎患者CA19-9可能轻度升高,但通常不超过正常值3倍,炎症控制后可回落。胰腺癌患者CA19-9水平常显著升高,超过1000U/mL具有高度提示意义,需联合CEA等指标综合判断。部分胰腺癌可伴有血糖异常升高,与胰岛细胞破坏相关。
慢性胰腺炎穿刺活检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无异性细胞。胰腺癌病理可发现腺癌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显示CK7、CK19阳性。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准确率较高。
胰腺炎经禁食、抑酶、抗感染等治疗,症状多在1周内缓解。胰腺癌对常规治疗反应差,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方式,但多数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新辅助化疗可能使部分交界可切除肿瘤降期,但总体预后较差。
出现不明原因上腹疼痛、黄疸或消瘦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过量饮酒等胰腺炎诱因,40岁以上人群可定期体检筛查肿瘤标志物。确诊胰腺疾病后应严格遵循医嘱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补充胰酶制剂,胰腺癌患者需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