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不适合母乳喂养

分娩期编辑 医心科普
97次浏览

关键词: #母乳 #母乳喂养

母亲患有活动性结核病、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未经治疗的布鲁氏菌病、HIV感染或正在接受放射性核素检查时不适合母乳喂养。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代谢性疾病时也应暂停母乳喂养。哺乳期妇女使用部分抗肿瘤药物、精神类药物或毒品时需禁止哺乳。

1、母亲感染性疾病

当母亲患有可通过乳汁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需停止哺乳。活动性结核病在未完成2周抗结核治疗前,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染给婴儿。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者哺乳可能导致儿童T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布鲁氏菌病未治疗时,乳汁中布鲁氏菌可引发婴儿发热、肝脾肿大。HIV阳性母亲在资源有限地区应完全避免母乳喂养,在发达国家可使用配方奶替代。

2、婴儿代谢异常

部分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无法耐受母乳成分。典型如半乳糖血症婴儿缺乏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摄入含乳糖的母乳会导致黄疸、肝硬化和智力障碍。苯丙酮尿症患儿若持续摄入含苯丙氨酸的母乳,可能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枫糖尿症患儿需严格限制支链氨基酸摄入,需采用特殊配方奶粉喂养。

3、药物及治疗影响

哺乳期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片、甲氨蝶呤片时,药物会通过乳汁抑制婴儿骨髓造血功能。放射性碘-131治疗甲状腺疾病时,放射性物质可在乳汁富集。服用锂盐、氯霉素胶囊等药物时,婴儿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灰婴综合征。吸毒母亲乳汁中含有的毒品成分可导致婴儿呼吸抑制或成瘾。

4、乳房局部病变

乳腺炎伴脓肿形成期间,乳汁可能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乳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婴儿接触疱疹液可能引发致命性播散性感染。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期间,治疗药物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发育。严重乳头皲裂伴出血时,婴儿可能吸入母血导致铁过载。

5、母亲严重系统疾病

心功能III-IV级的产妇哺乳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治疗时,乳汁中尿素氮等代谢废物浓度升高。癫痫大发作未控制时,哺乳过程中突发抽搐可能危及婴儿安全。重度抑郁症患者有伤害婴儿倾向时,需暂停哺乳并接受心理干预。

当存在暂时性哺乳禁忌时,建议每3小时用吸奶器排空乳汁以维持泌乳功能。选择配方奶粉喂养时需注意奶瓶消毒与冲调比例,定期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曲线。恢复哺乳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必要时进行乳汁药物浓度检测。哺乳期用药需优先选择L1-L2级安全药物,使用禁忌药物期间可提前储备冷冻母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