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吃法和功效

食疗养生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芦荟可食用部分主要为叶片凝胶,具有润肠通便、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常见食用方式包括榨汁、凉拌、炖汤等。芦荟的主要功效有缓解便秘、辅助控糖、抗氧化、促进皮肤修复、调节免疫力等。食用时需去除表皮及大黄素,避免过量引发腹泻

1、榨汁饮用

新鲜芦荟叶片去皮取凝胶后切块榨汁,可搭配蜂蜜或柠檬汁调味。芦荟汁含芦荟多糖和蒽醌类物质,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改善功能性便秘。但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30毫升,胃肠敏感者可能出现腹痛孕妇及经期女性禁用。

2、凉拌食用

芦荟凝胶切条焯水后与木耳、黄瓜等凉拌,保留更多水溶性维生素。其中的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苷具有抗炎作用,可辅助缓解口腔溃疡。需确保彻底去除表皮残留大黄素,避免引发接触性皮炎。

3、炖汤佐餐

芦荟凝胶与鸡肉、排骨同炖,其黏多糖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吸收。适合术后恢复期补充营养,加速创面愈合。但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因芦荟含钾量较高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

4、外用敷贴

新鲜芦荟凝胶直接敷于轻度烫伤或晒伤部位,其杀菌肽和甘露聚糖能减轻红肿疼痛。注意使用前需做皮肤测试,部分人群可能对芦荟蛋白酶过敏。开放性伤口应避免使用未经灭菌处理的芦荟。

5、制成蜜饯

芦荟凝胶糖渍后制成蜜饯,可保留部分芦荟苦素调节血糖的功效。糖尿病患者食用需计入每日碳水总量,每100克糖渍芦荟约含15克糖分。不建议替代正规降糖药物使用。

食用芦荟前应确认品种安全性,库拉索芦荟为常见可食用品种。日常建议每周食用2-3次,单次不超过50克凝胶。出现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或服用利尿剂者,需咨询医生后食用。外用芦荟制品需避开眼周黏膜,破损皮肤使用前应彻底清洁消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