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脚肿怎么回事

肝病患者脚肿可能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肾综合征、心力衰竭、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凹陷性水肿、腹水、乏力等症状。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补充白蛋白、利尿剂治疗、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患者常伴有腹壁静脉曲张和脾肿大。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日常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水肿。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浮肿伴皮肤弹性差。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配合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补充营养。饮食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
严重肝病引发肾功能异常,水钠排泄障碍导致水肿。典型表现包括少尿和血肌酐升高。可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改善肾血流,联合呋塞米片利尿。需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控制每日液体入量在1000-1500毫升。
肝硬化晚期可能出现高动力循环状态加重心脏负荷。患者多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需应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配合托拉塞米片减轻前负荷。日常应限制活动量,采取半卧位休息。
肝功能减退导致醛固酮灭活减少,引发水钠潴留。特征性表现为晨轻暮重的对称性水肿。可选用螺内酯片拮抗醛固酮,配合氢氯噻嗪片协同利尿。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避免高钾或低钾血症。
肝病患者出现脚肿时应每日定时测量腿围并记录体重变化,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需控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若水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长期卧床者应注意预防压疮,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