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怎么检查出来

腺肌症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诊断。腺肌症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异常、宫腔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不孕等症状。
妇科检查是腺肌症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均匀增大、质地变硬,部分患者子宫后壁有结节感。典型体征为月经期子宫压痛明显,但需注意与子宫肌瘤鉴别。检查前应避开月经期,排空膀胱,放松腹部肌肉以提高准确性。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腺肌症诊断敏感性较高,可观察到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肌层内囊性暗区等特征性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检查时间建议选择月经周期第5-7天,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更有利于观察肌层病变。
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子宫结合带增宽、肌层内高信号病灶等腺肌症典型影像学特征,对深部病灶和范围评估优于超声。T2加权像上病灶呈低信号是重要诊断依据。该检查无辐射,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检查前需去除所有金属物品。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凹陷、腺体开口等特征,同时可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镜下可见子宫腔变形、内膜呈蓝紫色充血改变,肌壁间可见暗红色病灶。检查宜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需预防感染和子宫穿孔等并发症。
病理检查是确诊腺肌症的金标准,通过手术切除标本或穿刺活检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肌层达2.5毫米以上。标本取材应包括病灶与正常肌层交界处,HE染色可见异位内膜组织被平滑肌包绕。术后病理可明确病变范围及恶性转化风险。
确诊腺肌症后应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包括定期复查和症状监测。痛经严重时可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选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限制红肉摄入。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心理疏导对缓解疾病带来的焦虑情绪有积极作用,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