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

慢性胰腺炎可能由长期酗酒、胆道系统疾病、遗传因素、高钙血症、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反复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可通过禁酒、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导致胰管蛋白栓形成和纤维化。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上腹疼痛,后期可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伴胰腺功能不全。需严格戒酒并使用胰酶肠溶胶囊替代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或加巴喷丁胶囊控制。
胆总管结石或狭窄导致胰液排出受阻,引发胰管内高压和腺体损伤。常见胆源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多伴有黄疸、发热等胆道感染症状。建议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或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溶解胆固醇结石,合并感染时需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
CFTR基因或SPINK1基因突变可导致胰蛋白酶原异常激活,引发自消化性炎症。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常有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伴随先天性输精管缺如。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治疗以补充胰酶肠溶胶囊为主,严重者需行全胰切除术。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血钙升高,钙盐沉积在胰管内形成结石。患者除胰腺炎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肾结石等表现。需治疗原发病降低血钙,胰管结石导致梗阻时可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或胰管支架置入术。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腺组织,病理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化。这类患者常合并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血清IgG4水平升高。确诊后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严重纤维化时可能需胰管引流手术。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终身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30克,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分5-6次少量进食,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可适量补充中链甘油三酯作为能量来源,同时监测血糖变化预防继发糖尿病。定期复查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持续疼痛或营养不良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