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病毒滴眼液、抗病毒口服药物、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角膜修复药物、手术治疗等。
疱疹性角膜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滴眼液可直接作用于角膜病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等,能抑制病毒复制。使用时可伴随眼部刺痛感,需避免接触镜片。若出现结膜充血加重需及时复诊。
对于深层角膜基质炎或反复发作病例,需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泛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系统用药可降低病毒潜伏感染概率。服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可能出现头痛或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当角膜出现免疫性水肿或虹膜睫状体炎时,需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等。此类药物须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滥用可能导致角膜溶解或继发感染。用药期间需定期测量眼压。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等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适用于伴有角膜溃疡的病例,使用后可能出现短暂异物感。需配合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对于角膜穿孔或顽固性溃疡病例,需行羊膜移植术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排斥反应,移植片可能发生血管化或排斥。术前需全面评估全身免疫状态。
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佩戴隐形眼镜。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急性发作期禁止游泳或蒸气浴,遵医嘱定期复查角膜情况。出现视物模糊或眼痛加剧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