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腰痛会落下病根吗

月子期间腰痛一般不会落下病根,但若长期未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可能存在病理因素。腰痛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疾病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产后腰痛多数由生理变化引起。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韧带松弛,分娩时骨盆关节扩张,产后肌肉力量尚未恢复,加上哺乳姿势不当、抱娃时间过长等,均可能引发暂时性腰痛。这类疼痛通常在产后6-8周逐渐缓解,通过热敷、适度运动调整姿势可改善。部分产妇因缺钙导致骨密度下降,可能出现腰骶部酸痛,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缓解。
少数情况下腰痛可能提示疾病。产后盆腔感染可引起下腰部持续钝痛,多伴有发热、异常分泌物;腰椎间盘突出表现为放射性疼痛,咳嗽时加重;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病也可能在产后首次发作。若疼痛超过2个月未减轻,或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异常等症状,需排除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炎等器质性疾病。
建议产妇避免久坐久站,使用哺乳枕减轻腰部压力,每天进行5-10分钟骨盆底肌训练。疼痛持续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但哺乳期用药需医生指导。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晨僵或神经症状,必要时完善磁共振检查。保持均衡饮食,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1000毫克,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