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与胃溃疡区别

关键词: #胃溃疡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均属于消化性溃疡,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疼痛规律及并发症风险。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胃溃疡则位于胃窦或胃小弯;前者空腹疼痛明显且夜间加重,后者餐后疼痛更显著;胃溃疡癌变风险略高于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该区域黏膜血供较少且易受胃酸侵蚀。胃溃疡常见于胃窦和胃小弯处,这些部位黏膜防御功能较弱,易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非甾体抗炎药影响。两种溃疡在内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但胃溃疡边缘更不规则。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饥饿痛特点,多发生于餐前2-3小时或夜间,进食后可缓解。胃溃疡疼痛常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减轻。这与胃酸分泌节律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基础胃酸分泌量通常更高。
十二指肠溃疡更易并发穿孔和出血,因球部肠壁较薄且邻近重要血管。胃溃疡虽出血风险相当,但发生幽门梗阻和癌变的概率更高。长期胃溃疡患者需定期胃镜复查,尤其当溃疡直径超过2厘米或边缘呈堤坝样隆起时。
两者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感染率可达90%,胃溃疡约为70%。胃溃疡还更易受阿司匹林等药物影响,且常伴随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部分胃溃疡病例存在胃泌素瘤等内分泌因素。
治疗均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为主,但胃溃疡疗程通常需6-8周,比十二指肠溃疡长2周。难治性胃溃疡可能需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片。对于合并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内镜下止血成功率高于胃溃疡。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并规律进餐。胃溃疡患者需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注意夜间症状监测。两种溃疡治愈后均需定期复查幽门螺杆菌,建议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以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