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高血压的检查项目主要有体格检查、血压监测、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高血压的原因、评估靶器官损害程度。
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医生会听诊心脏和血管杂音,检查四肢脉搏强弱,观察有无水肿。这些基础检查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肥胖、动脉硬化等高血压危险因素。
血压监测包含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需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家庭血压监测建议早晚各测2次,连续监测7天。动态血压监测可记录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能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
血液检查需检测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这些检查能评估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指导降压药物选择。
尿液检查包含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查。通过检测尿蛋白、尿糖、尿红细胞等指标,可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高血压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对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影像学检查主要有心电图、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眼底检查等。心电图可发现左心室肥厚;心脏超声能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硬化程度;眼底检查可直观观察小动脉病变,这些检查对靶器官损害评估至关重要。
确诊高血压后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体重指数维持在24以下。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血压和靶器官功能,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