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肚子痛怎么回事

产后肚子痛可能由子宫收缩、胃肠功能紊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产妇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产后子宫复旧过程中会出现规律性宫缩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疼痛多表现为下腹阵发性紧缩感,哺乳时可能加重。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保持会阴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
分娩后激素水平变化及卧床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表现为腹胀、隐痛伴便秘。建议少量多餐,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易消化食物,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症状持续需排除肠粘连等病理因素。
产褥期感染可能引发盆腔炎症,疼痛多为持续性下腹坠痛,伴随发热、异常恶露。可能与分娩时病原体上行感染有关。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卧床休息。
既往存在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产后可能加重,表现为周期性加剧的腹痛。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轻症使用地诺孕素片抑制病灶生长,重症需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内膜组织。
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表现为剧烈绞痛、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腹部立位平片可见气液平面,需禁食胃肠减压,严重者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降低发生概率。
产后腹痛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力。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温热的红糖水或姜茶。观察疼痛性质变化,如出现持续绞痛、发热或阴道大出血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超声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